海亮股份12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為推動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海亮股份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1億元人民幣參與設立杭州涵智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占基金總認繳出資額的19.9601%。
公告顯示,擬成立的杭州涵智股權投資合伙企業認繳出資總額為5.01億元。其中,海亮股份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1億元參與投資,占基金總認繳出資額的19.96%。該基金的金的管理人為杭州九智,該基金將直接或間接投資于與新能源產業鏈(包括動力電池)相關的企業股權項目。
前不久,11月8日,海亮股份發布公告投89億建年產15萬噸銅箔項目,競逐新能源賽道。此項目投產后,公司將形成高性能銅箔生產能力15萬噸/年,其中鋰電銅箔12萬噸/年,標準銅箔3萬噸/年。
海亮股份表示,公司已將開發、生產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核能等新能源領域所需的銅基新材料,作為公司重要發展方向,并將鋰電銅箔作為公司進入新能源銅基材料的重要切入點。本次再度加碼新能源產業布局,有利于拓展公司產業投資渠道,加快推動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海亮股份2016-2020年營業收入、凈利潤
資料來自公司公告
2016-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0.00億元、299.13億元、406.98億元、412.59億元、465.20億元,分別實現同比增長32.19%、66.19%、36.05%、1.38%、12.75%;歸母凈利潤5.51億元、7.05億元、9.08億元、10.63億元、6.78億元,分別實現同比增長20.71%、27.95%、28.80%、17.06%、-36.36%。
2016-2017年,國際與國內經濟形勢整體穩中向好,國內對家電、電子、汽車等產品的消費升級,以及南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經濟發展帶動的地區消費水平的提升,使得銅加工下游行業市場也得到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公司得以實現高速增長。
2018-2019年,全球經濟形勢逆轉,經貿摩擦和保護主義愈演愈烈,行業競爭加劇,但海亮股份在競爭已成紅海的行業環境中突圍而出,基本實現銅加工產業全球化布局:完善國內布局,落子美國,收購KME集團位于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5個工廠,公司產能和效益取得實質性突破,仍然能夠保持凈利潤的穩步增長,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凸顯。
2020年,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IMF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GDP同比下降3.27%,公司經營受到影響,過往相對盈利水平較高業務占比下降;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銷往部分客戶產品的加工費有所波動,疊加海運運費攀升以及美元匯率弱勢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業績空間。
但公司積極應對并主動作為,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大力推進提質增效工作,在穩固傳統優勢應用領域的基礎上,積極研發新型產品,拓寬應用領域,搶占高端市場。2021年公司前三季度海亮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94.41億元,同比增長43.57%;實現歸母凈利潤9.23億元,同比增長70.09%,業績重回高速增長軌道。
海亮股份作為銅管巨頭,有著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研發和資源整合能力,今年公司通過技術與業務創新,全方位著力減碳增效,助推行業低碳發展,并通過與中國有色礦業集團的合作,優化行業競爭格局,引領行業良性發展。
目前公司主營產品已進入新能源汽車、5G通信、半導體、軍工、風電等新興行業產業鏈。在新能源領域持續景氣以及銅管行業需求穩定增長的背景下,公司狠抓機遇,趁勢而上,未來業績增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