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葉片驅動“十四五”全球碳纖維需求放量,國產碳纖維企業歷史性機遇。
根據《2020 年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 披露, 2020 年全球碳纖維需求 10.7 萬噸,下游主要包括風電葉片、航空航天、體育休閑等,而“十四五” 風電葉片有望成為全球碳纖維需求主要驅動力,按照 1GW 使用 1,500 噸計算(僅主梁使用碳纖維),假設全球到 2025 年年均新增裝機 120GW,其中國內 60GW 估算, 100%使用率,則全球風電葉片碳纖維需求量 18 萬噸,其中國內 9 萬噸。 2025-2030 年,全球碳纖維驅動力可能會由葉片單極切為風電+氫能儲氫瓶雙極,目前氫能小轎車單臺車需用碳纖維約 75kg,假設 2030 年全球氫能車銷量達 300 萬輛,則對應碳纖維需求量將達 22.5 萬噸,與風電體量相當。 國內企業面臨歷史性機遇,一方面來自 2020 年全球碳纖維龍頭日本東麗開始的對中國的限(禁)售,另一方面,工業端需求上量帶動大絲束碳纖維需求爆發,大絲束是可以批量化且國內目前具備產業鏈自主化能力的產品類型,且大多需求將由國內驅動,給國內碳纖維產業鏈企業提供發展機遇。
設備率先受益,未來原絲格局較優
根據《2020 年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 披露,國內企業合計已披露約 25.7 萬噸的擴產規劃, 目前大絲束碳化線整線設備國內出現了以精功科技為代表的企業,也出現了西安富瑞達為代表的碳化設備生產銷售企業, 設備環節將率先受益。從遠期來看,原絲環節是格局可能較優,原絲是碳纖維絲最大成本項, 該環節工藝配方的難度大于設備,而工藝配方需要深度 know-how 能力,全球優質原絲生產企業較少,國內龍頭吉林碳谷承接吉化所的技術, 根據《2020 年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 披露產能股權,其約產能約占全國 40%, 根據其《公開發行說明書》披露,其銷售量約占國內企業的 50%。
投資建議
碳纖維產業鏈的高景氣度持續周期會較長,目前處在國內企業加速擴產階段,設備環節景氣度較好,從未來來看,原絲格局較優。設備環節推薦精功科技,原絲環節推薦吉林碳谷,碳絲環節建議關注吉林化纖、光威復材、中簡科技, 碳碳復材環節推薦天宜上佳, 建議關注金博股份。